n128045

标签: 制造业

先进制造业集群冲进“国家队”川渝力量抱团出击

先进制造业集群冲进“国家队”川渝力量抱团出击

在支撑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力量中,一支由80个队员组成的先进制造业集群“国家队”,彰显着国家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,反映着各地区域经济中最硬核的特长。而其中,“川渝籍”的队员已有5位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5年来,已...

工信部:加快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

要锚定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,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,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点,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关键路径,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,巩固拓展优势、破除瓶颈制约、补强短板弱项,加快制造业高端化、...
特朗普一纸命令,直接给美国重要行业领域送来严重损伤,印度莫迪成为“重要功臣”

特朗普一纸命令,直接给美国重要行业领域送来严重损伤,印度莫迪成为“重要功臣”

特朗普一纸命令,直接给美国重要行业领域送来严重损伤,印度莫迪成为“重要功臣”!这一切,还要从特朗普在7月底签署的一份文件开始说起,7月30日,特朗普决定从8月29日开始,不再给800美元以下的包裹免税了,直白点说,以后这种小件的货物,老美都要开始收税了。紧接着,多个国家的物流机构纷纷给出回应,尤其是印度,直接表示目前不给美国送包裹了,而法国却给美国开了个口子,可以给一些私人的货物,进行运送服务,剩下的全部暂停。(每期带大家了解一点不一样,点赞关注,主页的内容更加精彩!)在我看来,美国这是在倒逼制造业回流,对国际贸易产生了极其严重的影响,我认为有很多跨国企业,会因此丢失大量的订单,但印度的回应,确实让人很意外。对此大家怎么看?

“十五五”制造业如何发展?成都公开征集意见

据了解,社会公众可围绕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、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、产业协同开放、产业链韧链强群、制造业数智化和绿色化转型、...
万万没想到!越南突然宣布了!8月18日,越南宣布对中国和韩国的镀层钢材征收

万万没想到!越南突然宣布了!8月18日,越南宣布对中国和韩国的镀层钢材征收

万万没想到!越南突然宣布了!8月18日,越南宣布对中国和韩国的镀层钢材征收反倾销税,中国最高税率冲到了37.13%,而韩国仅有15.67%,差距悬殊得扎眼。明眼人一瞧就懂:这哪是公平竞争?分明是“看人下菜碟”,把贸易大棒精准砸向中国!先搞清楚,这“镀层钢材”到底是啥?其实就是表面镀了层防护膜的钢材,别看不起眼,却是越南现在最缺的东西。这些年越南制造业火得很,胡志明市的高楼一栋接一栋盖,河内的汽车工厂天天组装新车,南部工业区里空调、洗衣机流水线上不停转—这些活儿都离不开镀层钢材。盖厂房要它做钢结构,造汽车要用它做外壳,就连家电的外壳都得靠它防生锈。需求一涨,越南对镀层钢材的进口量就跟着猛增。去年一年,越南光进口镀层钢材就比前一年多了22%,其中快六成都是给汽车和家电产业用的。可问题是,越南自己造不出这么多钢材。越南本土总共就12家主要钢厂,能造出合格高规格镀层钢材的,满打满算就3家。这3家的产能加起来,也就够越南市场35%的需求,剩下的65%都得靠进口。更要命的是,本土造的钢材不仅质量不如进口的—比如涂层容易掉、抗腐蚀能力差,价格还比中国的贵18%左右。这时候中国钢材就显出优势了。咱国家钢铁行业干了几十年,从挖铁矿石到轧钢,再到最后镀上防护层,整个流程都特别成熟。就拿河北、江苏两地的镀层钢材产能来说,加起来比越南全国所有钢厂的总产能还多一半。而且中国钢材不仅质量稳,供货还及时,价格又实在。这么一来,越南市场上的中国镀层钢材就越来越多,到今年7月,中国货已经占了越南镀层钢材进口市场近一半的份额,比韩国货的占比高出了21个百分点。越南会突然加税,说白了就是慌了—既想保护本土钢厂,又想让自己的制造业接着扩张,可本土钢厂实在不给力,就想靠加税把中国钢材“挡在门外”,给本土企业腾空间。但越南没算明白一笔账:它的制造业早就和中国钢材绑在一起了。就说越南最大的汽车厂商VinFast,去年造汽车用的镀层钢材里,70%都来自中国。要是中国钢材因为税太高没法卖了,VinFast要么就得花更多钱从日本、美国买—那些地方的钢材比中国的贵30%以上;要么就只能用本土钢厂的差料子,到时候造出来的汽车要么成本高卖不动,要么质量出问题,最后亏的还是自己。更别说,越南想靠加税实现“自己造钢材”,根本不现实。现在造好的镀层钢材,得用德国的专业设备,越南就算买了设备,调试机器、培训工人至少得两年时间。这两年里,制造业的需求可等不起。其实看看周边国家的做法,就知道越南这步棋走歪了。今年上半年,泰国、马来西亚也缺镀层钢材,但人家没想着加税,反而主动找中国合作。泰国直接和中国宝武钢铁一起建了合资钢厂,马来西亚则引进了中国的镀锌技术生产线—既解决了自己缺钢材的问题,又慢慢把本土的技术提上去了。反观越南,一门心思靠加税“一刀切”,看似保护了本土钢厂,实则是断了下游制造业的活路。要知道,国际贸易不是“你赢我输”的买卖,尤其是在供应链连在一起的今天,靠税赋壁垒挡走合作伙伴,最后只会让自己的产业陷入困境。37.13%的高税率,或许能让本土钢厂喘口气,但下游汽车、家电企业的成本会涨,老百姓买东西可能要花更多钱。这笔账算到最后,吃亏的还是越南自己。要是越南真想把制造业做起来,不如学学泰国、马来西亚,坐下来和中国好好合作,补自己的技术短板—毕竟,靠合作共赢赚来的发展,才是真的稳。

浙江“415X”先进制造业集群规上营收创新高

记者23日从省经信厅获悉,今年上半年,浙江“415X”先进制造业集群规上营收达4.67万亿元,同比增长5%,高出面上工业1.5个百分点,关键支柱作用凸显。“415X”先进制造业集群是浙江“两新”深度融合的主战场,也是浙江特色现代...
美国人终于明白了一个事实:只要不和中国打关税战,和其他国家、地区、团体都可以打,

美国人终于明白了一个事实:只要不和中国打关税战,和其他国家、地区、团体都可以打,

美国人终于明白了一个事实:只要不和中国打关税战,和其他国家、地区、团体都可以打,而且大多数都能得手。只要不和中国打热战,和其他国家打起来也没问题,想要的结果也基本能拿到。在这个世界上,中国确实是个特别的存在。美国对付其他国家已经驾轻就熟,无论是抬高关税、拆供应链还是限制高科技出口,别人往往只能被迫接受,对中国使这些手段的结果就是每一步都被中国化解。中国的产业链极度完善,从原材料到终端产品只要自己动手就能解决九成以上的流程,美国高关税原本想着卡住人家命脉,结果反倒让不少企业主动把生产转移东南亚,这下厂子没倒业务也没丢。中国市场规模也让美国公司不得不低头,像苹果手机、特斯拉汽车随便少了中国的销量业绩就要大打折扣,今年中国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已经比美国还高,美国自己内部分歧又大,企业和农民都在反对加关税,反噬效应越来越明显。面对中国美国不仅经济搅不动,想用军事硬碰也是死路一条,中国东风-41洲际导弹能直接威慑美国本土,平常军费开支虽然占比没俄罗斯高,但绝对数比俄罗斯多出好几倍,常规军力现代化速度也快,不光挡得住压力还能让美国不敢轻举妄动。中美之间经济绑得死死的,美国超市一半的商品都仰仗中国生产,美国要是跟中国彻底闹掰,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立马会乱套,连金融资本家和科技巨头都不敢掉以轻心。美国一开始还觉得能给中国制造麻烦,但随着时间推移发现受伤更重的反而是自己,比如一些关键法案因为国内吵翻天迟迟通不过,农业、科技和制造业的损失只要一对比账本都看得出来谁吃亏更大。尤其是中国这些年不断开拓新市场,“一带一路”朋友圈越拉越广,对美贸易额反倒没那么重要了,跟东盟的生意还实现了大幅增长,美国本来想封锁中国,现在倒像把中国推出去了。全球化下的现状就是这样,谁想靠对抗来压服中国,往往才是把自己逼到了角落,中国并不是单纯的“世界工厂”或者巨大市场,而是生产、消费、创新和安全力量全都合在一起的全能型存在。美国终于明白老办法不管用转而主动谈合作,现实压力让他们不得不这么做,在今天这个互相绑架的时代没有人能单打独斗。你怎么看待中美这样的局面?
8月19日,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中国玻璃纤维门板作出反补贴初裁,补贴税率从59.17

8月19日,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中国玻璃纤维门板作出反补贴初裁,补贴税率从59.17

8月19日,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中国玻璃纤维门板作出反补贴初裁,补贴税率从59.17%直接涨到921.42%,美国为什么老盯着中国不放?核心就在于美元的特殊地位,美元是全球通用的货币,国际贸易、投资、石油交易,几乎都得用美元结算。这让美国有了“印纸成金”的本事,想花钱就印钞,债务压力也能通过全球流通的美元稀释,可这特权有个代价:美国必须得维持巨额贸易逆差。钱花得多,进口得多,美元才能流向全世界,稳住它的霸主地位,可这也让美国制造业一步步空心化,工厂关门、工人失业,曾经的工业荣光渐渐褪色。美国人得靠逆差维持美元的地位,同时制造业萎缩又让他们心焦,于是,关税、补贴、制裁满天飞,试图把生产拉回国内,保护自己的市场。可这招真管用吗?制造业的衰退,更多是因为自动化和效率提升,而不是单纯因为进口太多。高关税或许能暂时挡住中国货,但美国的劳动力成本和基础设施根本撑不起大规模制造业的回归。更别说关税一加,商品价格上涨,最后买单的还是美国消费者,这不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?中国是全球制造业的龙头,生产能力无人能敌,但在金融领域,人民币的影响力跟美元比还差得远。资本账户没完全放开,金融市场自由度不够,人民币的跨境使用受到限制;加上汇率波动和金融系统的潜在风险,让一些国家对人民币资产有点犹豫。归根结底,货币国际化靠的不仅是经济实力,还得有强大的军事和政治影响力,美国当年靠着二战后建立的全球网络,硬是把美元推上了王座。中国虽然通过“一带一路”和货币互换协议推人民币国际化,但要让人民币变成“世界人民的必需品”,还得花时间积累信任、完善金融体系。美国对中国玻璃纤维门板征收这么高的税率,说是保护国内产业,其实是贸易战升级的又一招。中美贸易战打了这么多年,美国加关税,中国也回击,双方你来我往,搞得全球供应链都不安稳。这种针锋相对不仅让消费者钱包缩水,也让全球经济更碎片化,美国想通过关税遏制中国产品的竞争力,可这招更像是饮鸩止渴。制造业的复兴不是靠堵别人就能实现的,真正的问题在于美国自己的产业结构和成本劣势。而中国有完整的产业链和规模优势,就算面对高关税,也能通过开拓新市场和产业升级来突围。美元霸权让美国能大肆举债,可债务越滚越大,迟早有爆雷的风险,财政赤字、国债规模不断攀升,一旦美元的国际地位动摇,全球金融市场可能都会跟着晃荡。这种危机其实是美国自己种下的因,长期靠印钞维持生活方式,制造业又回不来,经济结构越来越失衡,哪能不让人担心?人民币要走出去,金融开放和汇率管理得更灵活,还得应对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,但中国的底气在于制造业的韧性和市场的庞大规模。即便美国设下重重壁垒,中国也能通过多元化战略找到出路。信息来源: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美国作出玻璃纤维门板反补贴初裁
美国衰落,俄罗斯完蛋?中国马上要当老大了?现在网上,总能刷到这样的说法:美国不行

美国衰落,俄罗斯完蛋?中国马上要当老大了?现在网上,总能刷到这样的说法:美国不行

美国衰落,俄罗斯完蛋?中国马上要当老大了?现在网上,总能刷到这样的说法:美国不行了,俄罗斯也快撑不住了,潜台词自然是中国要崛起当老大了。其实我特别希望中国能站在顶峰,但这事放在现在根本不现实。先来说说美国,网上天天喊美国衰落,可真到超市里看看,苹果手机、特斯拉汽车照样卖得火,这些高科技产品还是人家的强项。去年美国的经济总量达到27.7万亿美元,稳稳当当还是世界第一。虽说它国内有不少麻烦,比如老百姓对政府意见大,两党整天吵来吵去,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,人家的家底厚着呢。就说军费开支,虽然没最新的具体数字,但光看那遍布全球的航母舰队、驻扎在世界各地的美军基地,就知道军事上还没人能比。更关键的是美元,咱们做生意、买石油,大多还是得用美元结算,这就是人家的底气。有人说美国制造业不行了,这话不全对。确实,他们很多普通商品都是进口的,去年从亚洲国家的进口就增加了900亿美元。但高端制造人家还是厉害,芯片、飞机这些高附加值的东西,咱们还得从人家那买。去年美国制造业虽然增速放缓到1%,但人家往新建工厂上投了2330亿美元,比前年多花了400亿,说明人家也在想办法把产业拉回去。再看股市,去年纳斯达克指数涨了21%,老百姓手里的钱增值了,消费能力就还在。所以说美国是遇到了麻烦,但远没到垮掉的地步,顶多算是跑得有点累了,停下来喘口气。再说说俄罗斯,这几年被西方制裁得确实够呛,物价涨得厉害,去年通货膨胀率达到8.6%。但要说俄罗斯马上完蛋,那也太夸张了。人家手里有硬通货——石油和天然气,去年前七个月出口就挣了2410亿美元,顺差还增长了20%。欧洲虽然喊着要减少依赖,可冬天取暖还得靠能源,俄罗斯就把生意转到亚洲来了,咱们国家、印度都买了不少。更重要的是俄罗斯的军工产业,去年跟军事相关的设备产量增长了65%,打仗虽然耗钱,但也让他们的军工企业开足了马力生产。可能有人不知道,俄罗斯在西方断供后搞"进口替代",自己造汽车、造电子产品,去年汽车产量居然增长了62%,这股子韧劲不得不佩服。当然了,他们日子确实不好过,老百姓收入增长慢,很多西方商品买不到,但俄罗斯有广袤的国土,石油、天然气、矿产资源多得是,光是卖资源就能撑不少日子。再加上那庞大的核武库,谁也不敢真把它逼到墙角。所以说俄罗斯是遇到了坎儿,但要说撑不住了,还远着呢。最后说说咱们中国,去年经济总量到了134.9万亿元,增长5%,在主要经济体里算是跑得最快的了。这几年咱们日子过得越来越滋润,新能源汽车满大街跑,粮食总产量突破1.4万亿斤,吃饭问题彻底不愁了。高铁四通八达,出门旅游方便得很,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进步。咱们现在是83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,全世界都离不开中国造的商品,这成就值得骄傲。但咱们也得清醒,自家的难处自己知道。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,年轻人压力大,生孩子的越来越少,以后干活的人少了,养老负担就重了。咱们虽然能造很多东西,但高端芯片还得靠进口,人家一卡脖子,咱们的手机、汽车产业就受影响。经济转型就像爬陡坡,去年服务业占比达到56.7%,看着挺好,但很多高端服务还是不如人家。咱们的高科技制造业虽然增长快,但占工业总量也就16.3%,还得使劲赶。其实现在的世界早不是一个国家说了算的时代了。印度去年经济增长7%,比咱们还快;越南的工厂开得热火朝天,工业增长8.6%;欧洲虽然麻烦多,但德国的汽车、法国的飞机照样卖遍全球。就像邻里之间,你家种的菜,我家做的饭,互相换着来,谁也离不开谁。咱们国家现在提倡的合作共赢,就是这个道理,不是要当谁的老大,而是大家一起把日子过好。咱们老百姓最实在,国家强大不强大,看的是自家钱包鼓不鼓,看病方便不方便,孩子上学容易不容易。这些年咱们的生活越来越好,这就是最大的进步。至于当不当世界老大,真没那么重要。美国当老大这么多年,国内照样有流浪汉,照样有老百姓买不起药。俄罗斯军事那么厉害,老百姓日子也挺紧巴。所以说,网上那些"中国马上当老大"的说法,听听高兴高兴就行,千万别当真。咱们国家确实在往上走,这是不争的事实,但还没到摘果子的时候,还得埋头苦干。美国的高科技、俄罗斯的资源和军事底子,都有值得咱们学习的地方。大国之间的竞争,比的是谁少犯错、谁更稳,不是比谁嗓门大。咱们普通人不用整天操心谁当老大,把自己日子过好,支持国家发展,就是对祖国最大的贡献。看着身边的高楼越盖越多,马路越修越宽,钱包越来越鼓,这比啥都实在。祖国强大是循序渐进的事,就像咱们爬山,一步一个脚印往上走,总有一天能看到最美的风景,急不得也吹不得。咱们有这份耐心,也有这份信心,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

都是制造业:工业富联2024年净利润232亿,市值9101亿。格力电器2024年

都是制造业:工业富联2024年净利润232亿,市值9101亿。格力电器2024年净利润321亿,市值2638亿。美的集团2024年净利润385亿,市值5533亿。美的和格力利润大幅度领先工业富联,但市值一个工业富联=3.45个格力。这一眼就能看出贵和便宜。​​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