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128045

标签: 印度时政

俄军不用打了,普京最大的靠山浮出水面,不是伊朗更不是中国。俄乌冲突中,大俄凭什么

俄军不用打了,普京最大的靠山浮出水面,不是伊朗更不是中国。俄乌冲突中,大俄凭什么

俄军不用打了,普京最大的靠山浮出水面,不是伊朗更不是中国。俄乌冲突中,大俄凭什么能坚持这么久,有人说是中国和伊朗的支持,其实都不是,有一个国家一直在背后为大俄默默无闻地付出,堪称普京最大的靠山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俄乌冲突从2022年2月开打,西方国家甩出层层经济制裁,针对俄罗斯的石油出口和金融渠道下手狠招。欧盟和美国带头禁运俄罗斯原油,还把俄罗斯踢出国际支付系统,本想掐住俄罗斯的经济脖子,让它很快就扛不住。可俄罗斯不光没倒,还在前线耗着,普京说话底气足得很。外界传言不少,有人觉得中国在贸易上悄悄输血,有人说伊朗在资源上偷偷接济,但这些都只是表象。真正出力的是印度,这个国家闷头做买卖,用石油贸易帮俄罗斯顶住压力,成了普京的头号靠山。印度咋帮的俄罗斯?事儿出在石油生意上。冲突一爆发,俄罗斯石油被西方封杀,国际油价蹿得老高,俄罗斯的油卖不出去,差点憋出内伤。印度这时候跳出来,当上大买家。2023年,印度从俄罗斯进口原油总量比战前翻了25倍,每天176万桶左右,这些油占俄罗斯海运出口的三分之一。印度买得便宜,每桶70美元,比国际市场100美元低一大截。印度不光自己用,还炼成柴油汽油,转手卖给欧洲,每桶130美元,三个月内赚了40多亿美元。这低买高卖的把戏,让印度赚得盆满钵满,也给俄罗斯续上命。欧盟制裁有空子可钻,禁的是直买俄罗斯原油,对第三国炼出来的成品油却没那么严。印度就把俄罗斯油加工成自家货,光明正大地卖到欧洲去。欧洲国家嘴上喊制裁,油价高了自家工厂和车队受不了,只能硬着头皮买。2023年,印度对欧洲石油产品出口额涨了55%,成了制裁大战里的赢家。俄罗斯靠这笔钱,国库有进账,前线军费不愁。没有印度接盘,俄罗斯石油只能堆仓库,经济早乱套了。印度不光给钱,还在国际上中立站队,不惹美国,又跟俄罗斯处好关系,简直是普京的最佳拍档。印度出力不是白帮,有自家小算盘。印度是全球第三大石油进口国,80%油靠外头买,国际油价一涨就头大。俄罗斯的打折油来得及时,2023年省了27亿美元进口费。转卖欧洲,差价赚飞了,对欧柴油出口量涨16%,每桶利润超60美元,每天躺赚1000万美元。外交上,印度借这事儿在美俄间走钢丝,既不跟美国翻脸,还从俄罗斯换来军火和支持。当然,买卖也有磕绊,俄罗斯想用人民币结账,印度坚持卢比,扯皮过几回,7批货款拖着没结。但利益大过天,这些小事儿都摆平了。只要冲突没停,印度继续倒腾油,俄罗斯就能喘口气。这种双赢,才是俄罗斯撑下去的窍门。2024年,这套路还在走。印度从俄罗斯进口原油价值527亿美元,每天输入量稳在190万桶左右。俄罗斯石油占印度总进口的38%,印度成了俄罗斯原油出口的36%去向。西方制裁加码,印度没退缩,继续买折扣油,炼成产品卖出去。欧盟虽有禁令,但第三方产品还有空间,印度对欧洲出口保持增长。俄罗斯靠这些收入,预算稳当,战争基金有保障。印度省钱赚钱,还平衡外交,稳稳的。进到2025年,事儿有点新变化。到上半年,印度从俄罗斯进口原油1.73百万桶每天,占总进口三分之一多。7个月内,印度贾姆纳加尔炼油厂从俄罗斯进口1830万吨原油,比上年涨64%,价值87亿美元。俄罗斯石油占印度进口的35%到40%。美国特朗普上台后,甩出额外关税,罚印度买俄罗斯油,说这帮了俄罗斯打乌克兰。关税高达50%,想逼印度停手。但印度没全听,继续买油,说自家能源安全第一。印度官员讲,买油看市场,啥便宜买啥,不受外头指手画脚。俄罗斯油打折2到3美元一桶,比中东油划算,印度炼厂如雷莱恩斯和纳亚拉能源买得欢。欧盟从7月收紧禁令,降价帽到47.6美元一桶,还禁影子船队,但印度进口没大降。8月,印度计划9月多买10%到20%,每天多15万到30万桶。俄罗斯炼厂出事儿,出口油多,印度捡便宜。印度说,买油不违禁,低于价帽,还多样化来源,从美国也多买了点。但核心还是俄罗斯油,帮印度控成本,也让俄罗斯避开部分制裁。这能源游戏里,俄罗斯靠印度续命,印度赚得最多。一边低价进,一边高价出,差价成俄罗斯的战争资金。美国和欧洲嘴上骂印度不地道,可自家还得用这些油。印度用最实惠的法子,成了冲突里的渔翁。俄罗斯经济韧性强,靠的就是这种贸易链条。展望下去,欧盟2026年1月禁第三方精炼俄罗斯油的产品,印度出口欧洲可能受影响。但只要冲突在,印度会调路子,继续买俄罗斯油,优化结算,确保互利。全球能源流动变了样,强调实际合作,推动各国在复杂局面下找共赢。
快报!快报!印度正式宣布了9月4日,印度正式对中国产电梯升降机导轨征收反倾销

快报!快报!印度正式宣布了9月4日,印度正式对中国产电梯升降机导轨征收反倾销

快报!快报!印度正式宣布了9月4日,印度正式对中国产电梯升降机导轨征收反倾销税,税率为24.11%—税51.87%,而且一收就是五年!这可不是小事儿,中国电梯导轨卖到印度直接价格暴涨,印度说是反倾销,但明眼人都懂这就是变相的贸易保护,背后藏着“印度制造”的小算盘。中国产品靠的是实力和性价比,硬被说成“低价倾销”,真是哑巴吃黄连!印度本土企业竞争不过就搬出税收大棒,但这操作看似保护自己,实则可能坑了自家消费者,电梯贵了基建成本也跟着涨,最后埋单的还是印度老百姓。更扎心的是,印度一边打压中国中低端产品,一边却对高端导轨网开一面,这“选择性开放”玩得溜,说白了就是想争取时间搞本土研发!但历史早就证明,关起门来保护从来不是发展的正路,开放竞争才能逼着企业进步,就像中国车企当年被压反而崛起一样。
快报!快报!印度正式宣布了!9月4日,印度正式对中国产升降机导轨征收反倾销税

快报!快报!印度正式宣布了!9月4日,印度正式对中国产升降机导轨征收反倾销税

快报!快报!印度正式宣布了!9月4日,印度正式对中国产升降机导轨征收反倾销税,税率高达24%–51%,一征就是5年!简单说,就是以后印度买中国这类产品,价格要猛涨了。但仔细看,冷拔导轨、大尺寸实心导轨、焊接空心导轨等不少品类居然被“豁免”了,这操作有点意思啊,难道是边打压边依赖?印度一边喊着要保护本土产业,一边又舍不得全禁中国货,是不是说明有些产品实在找不到替代品?中国制造的成本和质量,确实很难一下子被甩开。其实,印度市场一直是中国电梯零部件出口的重要方向。这一刀砍下来,短期订单可能会受影响,但长期看,中国产业链完整、技术成熟,印度本土产能想追上没那么容易。更何况,被“放过”的那些类型,恰恰是中国强项,说明咱们在高精度、特种工艺上还是攥着硬牌!话说回来,保护主义能真正护住自己的产业吗?关了门,技术就能自己冒出来吗?咱们拭目以待!
全球军事实力五个梯队:第一梯队:美国,中国,俄罗斯第二梯队:印度,英国,法国

全球军事实力五个梯队:第一梯队:美国,中国,俄罗斯第二梯队:印度,英国,法国

全球军事实力五个梯队:第一梯队:美国,中国,俄罗斯第二梯队:印度,英国,法国,日本,韩国,德国,伊朗第三梯队:朝鲜,土耳其,以色列,意大利,巴西,巴基斯坦第四梯队:越南,西班牙,葡萄牙,沙特,古巴,乌克兰,卢旺达第五梯队:其他
阅兵后,中国的强大,有人欢喜有人愁。俄罗斯欢喜,现在俄罗斯正与乌克兰打仗,中国

阅兵后,中国的强大,有人欢喜有人愁。俄罗斯欢喜,现在俄罗斯正与乌克兰打仗,中国

阅兵后,中国的强大,有人欢喜有人愁。俄罗斯欢喜,现在俄罗斯正与乌克兰打仗,中国如此强大,俄罗斯根本不怕打不过北约联军。朝鲜欢喜,中国这位大哥,如今如此强大,绝对不会让美国在朝鲜生战,这回可以安心了。印度愁,阅兵后印度应该彻底明白,根本不是中国的对手,梦里也不敢想了,如果说印巴冲突,印度半信半疑,那么,现在是彻底绝望了。
【高志凯:我相信美国、日本、印度都在仔细研究这次阅兵】#学者称美日印度都在研究中

【高志凯:我相信美国、日本、印度都在仔细研究这次阅兵】#学者称美日印度都在研究中

【高志凯:我相信美国、日本、印度都在仔细研究这次阅兵】#学者称美日印度都在研究中方阅兵#高志凯:日本这次不仅自己不来参加“九三阅兵”,甚至还劝其他国家不要派领导人来参加,这种行为真的是可悲可耻。但日本肯定会看我们的阅兵,可能正在分析中国这次阅兵展示的武器装备、硬件、软件等。我希望日本能得出这样的结论:在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时,中国当时积贫积弱,但全国上下团结一心组成统一战线,照样能够痛击日本侵略者。而如今,中国在方方面面都已遥遥领先于日本,所以日本应该死了那条不该有的心,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残余势力在日本没有出路,在世界上也没有出路。#特朗普承认观看中国阅兵#
莫迪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发布了这张照片,好像普京在向他做工作汇报。许多网友表示,莫

莫迪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发布了这张照片,好像普京在向他做工作汇报。许多网友表示,莫

莫迪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发布了这张照片,好像普京在向他做工作汇报。许多网友表示,莫迪和特朗普一样是个被面子“硬控”的男人。这张照片背后藏着印度独特的外交智慧,他们不搞非黑即白的站队,而是在大国博弈中玩转平衡术,这种赢学思维让印度总能找到自己的获利空间。你看莫迪刚挂完特朗普电话,转头就和普京亲密互动,这不是情绪化操作,而是精心计算过的策略。其实莫迪和特朗普是一种人,都要靠强人形象维持支持率,特朗普要美国优先,莫迪要印度荣耀,两个人都玩民粹套路,碰到一起谁也不让谁。但莫迪更聪明一点,他知道光跟美国硬扛没用,得多找几条路,所以一边跟普京秀交情,一边来中国谈合作,这就是在大国博弈里找平衡。印度知道自己的价值,美国需要它制衡中国,俄罗斯需要它突破西方围堵,中国需要它稳定边境关系,这种三方需求叠加让印度获得了难得的活动空间。莫迪政府很懂怎么把地理劣势变成战略优势,一边享受着美日澳提供的安全保障,一边低价收购俄罗斯原油,转头还能加工成柴油卖给欧洲,这种左右逢源的本事确实厉害。所以莫迪晒这张照片还有一个深层用意,就是要向国内民众展示强人形象,印度明年就要大选,他需要这种“世界领袖”的画面来巩固支持率。即便实际利益交换可能没那么光鲜,但展现出来的必须是印度受尊重的样子,这种内外有别的处理方式,正是印度赢学思维的精妙之处——实际利益我要,面子工程我也要。从长远看,印度这种平衡术能玩多久还真不好说,大国博弈越来越激烈,选边站队的压力只会增大。但至少现阶段,印度确实通过这种策略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,低价能源、军火技术、国际地位一个都没少,你们觉得印度这种左右逢源的外交策略,最终会成功还是反噬?
联合国会议我国提出:禁止在外太空部署激光武器,美国、英国、法国、印度、以色列

联合国会议我国提出:禁止在外太空部署激光武器,美国、英国、法国、印度、以色列

联合国会议我国提出:禁止在外太空部署激光武器,美国、英国、法国、印度、以色列纷纷投了反对票。我国:那好吧,我尊重诸位的意见!其实,美国现在早就把太空当成能用来打仗的新地盘,不但成立了外空司令部,还在拼命组建自己的外太空部队,激光武器项目也在加速推进。美国军方在2020年就申请了三亿美元预算,专门研究轨道上的激光武器和新式防御系统,就是抱着将来能从太空直接摧毁对手武器的盘算。美国不是一个人在玩,英国和法国也紧跟步伐,作为他们的铁杆盟友,这两家在太空武器上没少下本钱。印度这边,早就实打实地用导弹打下来了一颗轨道卫星,展示了不小的太空军事能力。以色列的铁束系统其实更早,用高能激光连续成功拦截空中目标,激光武器实战化脚步也是又快又硬。这几个国家都盯着自己的太空资产,一看中国提出全面禁令,肯定不愿放弃技术和军力上的优势,举手投反对票也就不稀奇了。这样一来,太空里要是真让这些国家放任激光武器搞下去,影响可不是说说而已,激光这玩意儿,效率高、反应快,又不怕干扰,可以轻松打击卫星,要是用上了,全球卫星系统都扛不住。现在银行转账、地图导航、气象预报,全靠卫星支持,要是卫星被干掉,各国民用和军用的系统分分钟瓦解,那到时候通信中断,定位用不上,甚至情报收集、军事指挥都会乱套,到处都是漏洞。中俄早就提出来,各国约法三章,别拿太空搞什么武器竞赛。中俄还联合搞了一个太空非军事化条约草案,放到联合国裁军会议上,可美国两次直接给否了。中国一直把话放这,从不参加太空军备竞赛,以后也不打算凑这个热闹,可其他国家不愿意让步,局势就这样僵住了。中国这次提出禁止激光武器部署,核心还是为了守住太空安全,让后人都能去探索和用好太空,而不是见谁不顺眼就来一炮。长远来看,如果大家都不约束自己,太空迟早成个新战场,到时候谁也捞不到好处,碎片越来越多,卫星撞来撞去,普通人生活别说方便,光是信号中断就够受的,中国用实际行动,继续推动和平条约,让更多国家明白一起合作才是真正的出路。
印度突然炸出大消息!美国刚对印度加50%关税,印度直接冻了36亿的美械订单,

印度突然炸出大消息!美国刚对印度加50%关税,印度直接冻了36亿的美械订单,

印度突然炸出大消息!美国刚对印度加50%关税,印度直接冻了36亿的美械订单,这波硬刚让全世界都惊了!印度敢直接冻了美国36亿的军购大单,真不是一时脑热!这些年它没少砸钱搞军工自主,虽说比美俄还差口气,但自主率一直在涨,早不是以前离了外国装备就不行的“冤大头”。而且印度精得很,军购从不吊在一棵树上,跟法国、以色列、俄罗斯都有合作,就算不买美国的,也能从别处补,有这底气,面对美国加关税,自然敢硬刚!这事儿最提气的是给其他受美国气的新兴国家打了样!以前不少国家面对美国的打压,要么忍要么妥协,怕遭报复。可印度这回明着说:就算是超级大国,有底气照样能反击!这等于告诉大家:合作可以,但不能丢自主权;美国的规则不是唯一的,不想被拿捏就得自己腰杆硬。以后敢跟美国叫板的国家,只会越来越多。往大了说,这也是全球格局的小转折,以前美国说一不二,想打压谁就打压谁,现在连印度都敢对着干,说明它的霸权在往下走。而且印度这么一闹,更多国家会看到新兴经济体的潜力——不是只能跟着美国走,这些国家起来了,格局只会更多元,以后合作也得讲平等,不能再看美国脸色。美国这回可是实打实吃亏了,这笔订单本是美国军工的“肥肉”,钱没了不说,想靠军售绑住印度的算盘也碎了。以前美国总用军售当“缰绳”,靠零部件、技术封锁让买主听话,现在印度断了这条路,以后再想拉拢印度搞事,手里的筹码可就少多了。当然印度也有风险,短期可能遭美国报复,军购断档也得找补,但长远来看太值了——守住利益还挣了面子。要是它接着搞自主、拓合作,以后国际分量只会更重。说到底,印度这波操作给全世界上了一课:国家合作得平等,想靠霸权搞“依赖陷阱”早晚翻车。美国要是还不明白,以后敢跟它叫板的,只会越来越多!
莫迪刚回国就收到坏消息,特朗普发长文,不是中国不肯拉印度一把。莫迪大秀同普京的亲

莫迪刚回国就收到坏消息,特朗普发长文,不是中国不肯拉印度一把。莫迪大秀同普京的亲

莫迪刚回国就收到坏消息,特朗普发长文,不是中国不肯拉印度一把。莫迪大秀同普京的亲密关系后,恼羞成怒的特朗普决定继续增加施压上限,直到印度完全向美国低头为止。除此之外,特朗普还使出了一贯的泼脏水招数,让矛盾完全转移到了印度身上,这一招数是批评印度一直在单方面大力购买俄制武器,却对美式武器置若罔闻。莫迪前阵子刚结束对俄罗斯的访问,公开场合与普京的频繁互动被外界解读为双方关系升温的信号。这一举动显然触怒了特朗普,他在长文中毫不掩饰不满,直言印度“选边站”的行为损害了美印关系。紧接着,特朗普就抛出了早已准备好的施压手段——拿武器采购说事,指责印度每年花大笔资金买俄罗斯的战斗机、防空系统,却对美国推销的先进装备视而不见,甚至暗示要通过限制高科技合作来逼迫印度妥协。但明眼人都能看出,特朗普的不满绝非仅仅因为武器订单。近年来,印度在国际舞台上试图游走于各大国之间,既想借助俄罗斯的能源和军事技术,又不想得罪美国这个“盟友”,还希望在经济领域与中国展开竞争。可现实是,印度的如意算盘屡屡碰壁。就拿军事合作来说,俄罗斯的武器不仅适配印度现有装备体系,交付周期和售后保障都更符合印度需求,而美国武器不仅价格高昂,还常附加政治条件,这让印度很难真正“倒向”美国。反观中国,始终坚持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,在国际合作中从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。无论是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下的基础设施合作,还是与多国开展的贸易和技术交流,中国都以平等互利为基础,赢得了越来越多国家的信任。就拿印度一直关注的制造业来说,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链条,2023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超过30%,这是印度短期内难以企及的实力。而在国际事务中,中国始终倡导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,不像美国那样动辄施压、搞单边制裁,这种大国风范赢得了广泛认可。特朗普的施压手段其实并不新鲜,此前对多个盟友都用过类似的“极限施压”招数,但效果往往适得其反。印度国内已经有不少声音反对向美国妥协,认为这种施压只会损害印度的国家利益。更有意思的是,特朗普试图把矛盾焦点引向印度“偏爱俄制武器”,却避而不谈美国武器自身的竞争力问题,也不提美国在对印合作中处处设限的事实。如今,莫迪政府正处在两难境地:一边是美国步步紧逼的压力,一边是与俄罗斯长期的合作基础,而中国在一旁凭借自身实力稳步发展,从不参与这种零和博弈。这场大国之间的角力还会持续多久?莫迪最终会选择妥协还是坚持自主路线?中国的发展模式是否会给更多国家带来启示?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。